浙江宁波:城市桥梁监测管理平台助力实现“甬”无危桥
文章发布日期:2022-08-30
新华财经杭州8月29日电 (余力)浙江省宁波市水系发达,桥梁在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便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保护好桥梁、维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宁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率先建成了国内首个城市桥群集中监管平台,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市城市桥梁的安全运行实时智能监测监管网,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对桥梁安全运行的全天候实时智能监测和重大安全风险的全方位预警防控。
“截至2021年底,宁波既有城市桥梁2105座,另有交通桥梁近6000座。其中,仅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就超50座,结构类型几乎涵盖所有形式,管养技术难度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部分桥梁设施性能逐步退化,加之车船撞击、超载超限、环境侵蚀、自然灾害等影响,城市桥梁的运行安全面临极大的压力,日常管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宁波建立涵盖“建、管、养、查、评、修、研”的全寿命周期桥梁电子化档案,建成全市桥梁“一桥一档”数字档案库,实现日常养护、设施检测、工程维修、应急处置等养管工作电子化、档案资料标准化。目前,已初步建立1869座桥梁和170公里高架桥梁的电子化健康档案,覆盖各类桥梁关键信息68项,初步实现全周期、信息化管理。
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宁波创新探索建立桥梁健康数据模型、桥梁健康状态分析算法等智能化要素,构建全市桥梁的安全运行实时智能监测监管网,实现“一个平台,全市统管”,实时掌控全市所有桥梁的安全运行状况,全面提升我市桥梁的运行安全防控能力。
一面日常防护,一面及时处置。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宁波构建起涵盖桥梁运行实时监测、视频实时监控、智能评估评价的桥梁监管应急调度中心,以城区全覆盖为目标配建应急保障基地,通过自建安全监控设施设备以及全市桥梁大数据的互通共享,24小时监测桥梁运行状态及运行环境情况。目前已在主城区布设24小时综合性监控应急保障点8个,初步形成30分钟应急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时效。
“通过实时监测技术对撞击前后桥梁数据仔细比对,发现撞击瞬间及之后一小时,部分斜拉索索力、主梁和索塔振动效应有小幅度波动,但均在允许范围内,恢复后几乎无变化。结合现场检查结果,我们初步判定船只撞击对主桥钢箱梁及索塔体系影响不大,无明显影响主桥结构安全的损伤。”负责2018年“4.16”外滩大桥船只卡桥事故处置的工作人员回忆道。
横跨甬江之上的外滩大桥是浙江省“五路四桥”中的“四桥”之一,也是宁波市西部的城市主干道的重要构成部分。事故发生后,应急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出快速响应及智能辅助决策的功能作用,仅在事故发生后5小时就出具了桥梁安全分析评估报告,10小时就重新开放了交通,相较于需封桥数天的传统检测模式,大幅缩短了桥梁封闭时间,更快速度地恢复交通通行,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
此外,宁波依托桥梁监测管理平台,启用桥梁超限检测实时抓拍系统固定超限证据,创立超限车辆检测“管理+非现场执法”的联合管控机制模式,并于去年12月下旬率先在庆丰桥应用场景建设中实现落地。目前累计检测过桥车辆353万辆,筛选审核移交超限违规过桥车辆273余辆次,桥梁超载超限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尤其60吨以上的严重超限车辆由月均55辆次下降至月均3.4辆次,下降率达93.8%,“监管+非现场执法”的管控治理成效显著。